2019年2月20日

台灣隨意行第8場 - Barolo – Cannubi之經典年份 – 2013, 2004, 1982, 1961

品飲時間: 2019216日中午12:00開始 (花日)

今年開始, 台灣隨意行的規劃分十場逐一探索Barolo, BarbarescoBrunello di Montalcino各村名田, 從細微處見端倪, 期許能打穩基礎學得更扎實. 這場主題以細膩優雅有Barolo愛侶園之稱的Cannubi拉開序曲. Cannubi位處230-290海拔, 好地塊多朝東或南, 面積約15公頃, Barolo村甚至整個產區最有名的葡萄園之一. Cannubi之所以出色, 因為產區的兩種土質在此匯集, 一種是含鈉與沙子較多的Tortonian土層, 酒香氣盛, 優雅見長; 另一種是Serravallian石灰岩土層含碳酸鈣較多, 所產的酒單寧和結構強, 因此最好的Cannubi既優雅, 又有結構. 因沙石保有較佳的排水性, 在雨水多的年份, 酒質會比乾旱年表現更為出色. 在第3場喝老意酒時便提到Cannubi因聲名遠播, 鄰近地塊爭相靠攏, 在當時制定Barolo MGA引發不少爭議.

備註: Cannubi可細分為不同的子地塊,從北到南為: Cannubi Boschis, Cannubi, Cannubi Valletta, Cannubi San LorenzoCannubi Muscatel, 合起來有19公頃,品質不一. Marchesi di Barolo酒莊雖然在Cannubi擁有一小片田, 但在Cannubi Muscatel擁有更大佔地, 經他們的提議, 獲得商會批准, Cannubi擴大至所有以Cannubi為字首的34公頃葡萄園. 當時由Bartolo MascarelloMaria Teresa Mascarello引領的部份酒莊曾一度推翻這決定, 但幾經上訴, 最後由羅馬最高法院在20139月宣判維持商會的決定.所以2013年後的Cannubi MGA不一定是原來的Cannubi.

此次品飲有來自最北的單一地塊Cannubi Boschis, 或混和兩個地塊的組合, 亦有正港純正的Cannubi, 典型大厰與傳統大師橫跨四個優異年份2013, 2004, 1982, 1961的對比. 從天、地、人的角度充分表達其差異性. 連同迎賓酒, 全數酒款24小時前拔塞瓶醒, 當日正式酒款由左到右, 如下:

A. Biondi Santi Rosato di Toscana IGT 2011
1. Giacomo Fenocchio Barolo Cannubi 2013
2. Francesco Rinaldi Barolo Cannubi 2013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4
4. Scavino Barolo Cannubi 2004
5. F.lli Serio & Battista Borgogno Barolo Cannubbio 1961
6.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1982



酒款區域分佈圖


A. Biondi Santi Rosato di Toscana IGT 2011
這款是這一年來喝的第三支, 12’, 09’11’, 選它的原因, 在去年7月與老師碰面時, 喝到整整開了49天仍然屹立不搖, 風采依舊, 著實讓人驚訝, 之後再看到, 當然不容錯過, 只是在開瓶一日後, 明知還有大把實力能慢慢熬, 總是有人被吸引住, 很難將酒留下. 被稱為國寶級的Biondi Santi, 即便沒在喝意酒的也時有耳聞, 堅毅渾厚耐久藏, 粉紅酒都不遑多讓. 酒莊位於Montalcino村地勢最高的北邊地區, 海拔約250-500, 泥灰岩土壤. 早在1950年起家族就開始100% Sangiovese grosso釀造Rosato供自家用, 2004年才正式上市, 經不銹鋼桶發酵熟成18個月後裝瓶, 年產量4,400. 卻因銷售不佳, 2012已成為最後出產年份. 開瓶兩小時, 像似糖炒栗子正在翻炒時飄來的焦糖甜香伴隨著橙花氣息, 入口圓潤被滿滿的果給包覆著, 熟果卻有著漂亮的酸度, 餘韻甚長. 與先前喝過的09’12’, 11’的均衡感和酸度更為優異, 絕對會是款有記憶點的粉紅酒. 早上小試前發生個插曲, 當時嘴裡正啃著蘋果, 突然驚覺自己怎麼在試酒時吃蘋果, 記得剛開始學習時, 老師會告誡如果你不喜歡哪個朋友, 喝酒時就讓他吃蘋果, 自此後都會不忘避開. 懊悔之餘, 希望真別影響. 香氣質地較前日融合幽雅, 甜香調性轉木質紅莓果, 口感上果不出奇然, 很隱約, 酒精感明顯但在口中的重量是輕盈的, 除了柑橘酸持久, 別無一物. 第一輪, 熊說入口的澀味像是嘴裡咬著乾燥玫瑰的花瓣; 簡姐說第一口好酸, 蠻硬的; 但也聽見好喝的聲音; 而我心裡還在祈禱著還我味覺. 第二輪, 都說跟第一輪差太多, 是蜜香紅茶還是出自阿里山, 帶有柑橘和蜜桃香. 不意外, 再多些時間肯定能擄獲更多人心.

第一組來自整體而言較為涼爽, 清新, 果香豐沛, 精巧優雅, 單寧順滑的13’, 08’深邃平衡, 不像06’10’那般氣勢磅礴, 性價比之選. 近年罕有的冷年份, 晚熟生長季長, 有著特有的香氣和活力, 能表現土地的特性. 

 

1. Giacomo Fenocchio Barolo Cannubi 2013
Fenocchio酒莊成立於1864, 是備受 Kerin O’Keefe 賞識的傳統莊, 12公頃園地位於最北的Cannubi Boschis, 目前由第五代Claudio Fenocchio經營, 從最開始散裝出售到1960年代開發海外市場, 現佔酒莊出口近80%. 酒莊位處海拔280, 東南朝向, Tortonian時期為主的泥灰岩和沙質土壤, 葡萄產自平均30年的樹藤, 採傳統長浸漬法, 不加入酵母進行自然發酵約40, 在不銹鋼桶中陳放6個月, 再換到Slavonian橡木桶(20-25hl)和瓶中繼續陳年, 年產量3,000. 開瓶2小時後, 玫瑰花粉香氣甚濃, 甜滋滋眉開眼笑似的, 入口不像香氣來的奔放, 氣若游絲, 難以捉摸又有些青澀, 但酸度和在口中的觸感是讓人舒服, 像是未經雕琢的璞石. 早上受到蘋果襲擊後, 還是有微微感受到酸櫻桃味, 但較開瓶時多點氣力, 濃郁香氣轉為輕巧, 笑起來一樣甜美. 第一輪, Zalto布根地杯的幾乎聞不到任何味道, 口感更不像已開24小時的表現, 水感、單寧略粗糙. 用其他杯款, 還是有捕捉到玫瑰花香的氣味, 倒是比早上再薄弱些. 第二輪, 芹菜、鹹菜味, 混濁香氣, L說原有的水感退去, 有力量點; 蕭說顆粒明顯的單寧讓他鎖喉了. 也許是太過年輕酒質不夠穩定, 輕盈的酒體讓單寧感更為突出.

2. Francesco Rinaldi Barolo Cannubi 2013
此酒莊與我們第3場老意酒後面4款是同一酒莊, 只是當時喝的是1964 1974B的村酒, 今日則是年輕妹子. 來自1906年成立的Francesco Rinaldi, 同樣位於Cannubi, 自家田都在Barolo, Barbaresco以採買葡萄為主. 傳統大師Francesco Rinaldi當年與Giuseppe Rinaldi齊名也是他的表親. 近年酒莊引進現代化的技術, 將傳統釀酒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 但在釀酒上仍堅持傳統老派的風格, 採用多地塊混釀, 使用Botti而非barriques, 浸漬時間以25-30天的方式, 而非新派短時浸漬6-8天的作法. 雖然多數人認為Francesco Rinaldi 是二三線的酒莊, 卻受到Sheldon Wasserman當年的推崇, 認為他是與Bartolo MascarelloBruno Giacosa Giuseppe Rinaldi同級數的大師. 位處海拔250, 東南朝向, TortonianHelvetian土壤的混合物, 有著高含量沙質. 本款為CannubiCannubi Boschis兩個地塊的組合, 在不銹鋼桶裡發酵20天後, Slavonian橡木桶(50hl)陳釀4. 開瓶2小時後, 香氣較1號更為撲鼻艷麗, 花枝亂顫, 眼前浮現如懿傳裡的令妃, 木蘭侍浴復寵, 哼著小曲的那一幕, 雖攻於心計仍不失嬌媚. 而口感無明顯氣味, 與香氣反差甚大, 酒精感, 單寧顆粒大和微苦韻, 跟令妃如出一轍, 就是少了內涵. 早上時的香氣更多胭脂味非俗氣. 第一輪, 簡姐說有奶油椰子, 就乖乖椰香口味; 熊說挺搭生火腿, 滑潤去油脂. 跟大家分享昨日畫面裡曾出現令妃時, 有人打趣說這只有常在, 還沒到妃嬪, 所言甚是. 第二輪, 乾燥玫瑰, 堅果, 杏仁帶苦味; L說花香出來了, Nebbiolo, 先前真是空無一物, 但還是太年輕.

投票結果: 第一, 二輪 2. Francesco Rinaldi Barolo Cannubi 2013 皆以8:4勝出 1. Giacomo Fenocchio Barolo Cannubi 2013, 2號的覺得單寧和架構較有發展潛力. 其實這組表現不盡理想, 都說太早開得再放, 對於手邊的13’酒款也不敢貿貿然開瓶, 還是多放個幾年再說. Kerin O'Keefe2017年曾品飲過這兩款, 也覺得要到2023和往後的10-15年才會是較佳的適飲期.

第二組相當期待的一雙同屬2004, 也是第一次嚐到此世紀年份. 溫和且穩定的天氣, 有較長生長季, 質量與產量豐厚但非常平衡, 細緻芳香, 口中層次豐富, 陳年潛力大, 最好的田位於Barolo以東, 現在或許非最佳適飲期, 但基本上可以享用.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4 
酒莊建立於1885, 1910年獨立裝瓶, 循序採用有機種植, 2010年開始使用野生酵母發酵, 目前由第四代Enzo Brezza與他的cousin Giacomo接掌, Maria Teresa Mascarello也是Enzocousin, 而她父親Bartolo則是Enzo的教父. 其經營理念, 希望能讓葡萄酒既可表現風土特性, 又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意酒著名酒評家Antonio Galloni指出BreezaPiedmont尚未被發掘的寶石, 富歷史風格與傳承舊法, 才是傳統的Barolo! Enzo Brezza也花許多時間遊走世界, 學習不同的釀酒技術, 目前部分酒款採用德製的玻璃瓶塞, 希望能提供更好的保存條件. 酒莊位於海拔250, 東南朝向, 他們的Cannubi田由39.5%淤泥, 36.9%沙子和23.6%黏土構成, 説明了土質的複雜性. 此款為Cannubi和一丁點的Cannubi Muscatel兩個地塊的組合, 去梗, 在不銹鋼槽發酵7-8, 延長浸漬10-15, 移置水泥槽中進行乳酸發酵, Slavonian橡木桶(30hl)陳釀2, 裝瓶後再陳放1年上市, 年產量約9,000. 開瓶2.5小時後, 香氣較第一組秀麗典雅清香許多, 集中風味足, 口感結構細膩, 有著青草綠田, 整體亦剛亦柔, 韌性佳, 線條立體, 是可促膝長談有內涵之人. 早上再試, 香氣有著一樣的調性, 風景甚美. 第一輪, 熊說有龍眼木香但不是龍眼蜜; 多數對於它的後續發展都有信心. 第二輪, 多了奶油香氣, 向上持續發展, 有延伸更平衡.



4. Scavino Barolo Cannubi 2004
Paolo Scavino1921年在Castiglione Falletto設立酒莊, 當時他們既釀酒也經營農場, Barolo Boys成員之一, 現由第Enrico和兩個女兒 EnricaElisa一同管理. 早在1978Enrico便建議爸爸用單一葡萄園釀造 Barolo, 1993年是Langhe第一家使用旋轉式發酵機, 目的是為了萃取更多的顏色, 果香和不刺激的單寧. 同年也決定棄用傳統的Slavonian大木桶, 全面改用法國小木桶陳年, 也因如此, 一般人把Paolo Scavino歸類為現代派, 爾後Enrico採取中庸之道, 1999年起, 第一年使用15-20%新的法國小木桶陳年, 第二年放置在法國與奧地利大木桶. 目前則嘗試改用奧地利大木桶釀酒, Angelo Gaja新舊桶並用的改良法有雷同之處. Enrico提到:

“ There is no place for the discussion about innovators and traditionalists in the cellar; there are barriques and large oak casks as Barolo needs both types of wood.”

酒莊地處海拔290, 東南朝向, Tortonian時期為主的Sant’ Agata Fossili marls混合鈣質泥灰岩, 來自單一的Cannubi, 平均樹齡72, 1年使用小木桶, 2年改用大木桶陳年, 年產量3,000. 開瓶2.5小時, 2號是令妃, 這表現肯定像嘉妃, 但是沒耍心眼時, 在戲中翩翩起舞, 窗外透光舞姿婀娜的模樣, 外表美艷亮眼, 聲線慵懶有韻味, 殊不知魔鬼深藏在骨子裡, 有著北國女子的直率, 愛好分明的性格. 酸度雖沒3號出眾, 但兩者實力相當, 不分軒輊的一對, 後勢看漲. 早上小試, 為了喚醒味覺, 停了好一會, 所幸有回來點. 香氣一樣出色奪目, 口感有著玫瑰皮革木質味, 時而呈現冷傲撩人的一面, 個性鮮明, 真是嘉妃. 第一輪, 酸度漸升, 口感柔順, 乾淨通透. 蕭說3號一開始聞蠻好的, 聞了4, 3號被比下, 喜見他經歷第一組後, 嘴角終於開始上揚. 簡姐說選4號就對了, 酸得很乾脆; L說有潛力, 酸度佳, 再給他些時間打開, 會大不同. 此時也有不同的聲音, HL說可能用某種手法讓它提早糖化, 比法酒還細緻. 第二輪, 轉濃郁, L說桶味太明顯, 單寧質地略粗.

投票結果: 第一輪 4. Scavino Barolo Cannubi 2004 8:4勝出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4. 4號多半覺得香氣明亮直接, 酸度宜人. 第二輪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4 7:5逆轉 4. Scavino Barolo Cannubi 2004. 改投3, 覺得漸入佳境, 4號更細緻, 桶味沒那麼張揚.

最後一組則分別來自有力量, 驚人長壽暖和的1961, 葡萄成熟度高, 1964更濃, 需長一點的醒酒時間和地球暖化前的分水嶺, 最早的暖化年份1982, 炎熱夏天少雨, 許多地區遭受嚴重乾旱, 9月高溫突破歷年來紀錄, 較往年平均溫高出2, 質地結構龐大, 果味富郁, 酸度相對低些適合早飲. 



5. F.lli Serio & Battista Borgogno Barolo Cannubbio 1961
壓軸出場的是間資料不易尋得的小酒莊與Giacomo Borgogno不是同一家, 成立於1897, Cannubi擁有2.8公頃的田, 佔了20%, 位處較高的位置, 是位令人期待的智者. 酒莊位於海拔260-300, 南、東南、西南朝向, 鈣質泥灰岩, 在木桶長時間發酵30-40, 浸漬時使用淋皮的方式, Slavonian橡木桶(25-50hl)陳釀30個月, 裝瓶後陳放半年上市, 視年份而定, 年產量約19,000. 開瓶3小時後, 也許是入戲太深, 還沒試前想說這款近耳順之年的會不會是戲中的皇太后, 好在開瓶時酒塞的狀態良好濕潤, 酒色清透, 應該不至於有缺氧或太老的表現. 炭香咖啡可可, 烏沉梅, 烤堅果, 玫瑰花瓣和微微的筍干, 一入口毫無老態, 清甜沁入心肺, 如絲細滑, 尾韻遠到看不見前車的車尾燈, 已不須過多言語著墨, 能遇見她, 實在太幸福, 如在溫柔鄉裡, 令人癡醉讓人狂. 早上小試, 遍地的菌菇, 搖杯後有著玫瑰皮革樟腦氣息, 比開瓶時香氣更通透, 入口多了酸梅茶的滋味. 即便是溫柔鄉, 早上仍是得幹活做家事, 收起嫵媚的一面, 但還是挺有味道的. 第一輪, 下杯時有些許醬香, 搖杯後帶有淡淡的香甜煙燻烏梅, HL說起碼年輕20, 雖有歲月的歷練, 但還是有活力能再放. 第二輪, 夾帶著更多菌菇的香氣, 因接近底部, 也有人覺得氣味有些混濁.

6.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1982
最後一款在第3場時喝過, 即便是同一支, 除了bottle variation, 在不同時間開啟, 表現亦不同. Marchesi di Barolo成立於1864, 世界上第一瓶Barolo源自於此. 從原先的甜酒用布根地的方法改造為不甜紅酒. 但此說仍帶有爭議, Kerin O Keefe的書提出另一理論, 不過這還是目前主流的說法. 酒莊風格早前屬傳統派, 現在大小桶並用為折衷派, 年產量共近150萬瓶, 其中包括七種不同的Barolo. Luciano Sandrone曾在此莊當釀酒師, 任職間在Cannubi Boschis買了地並開始釀酒, 直到聲名大噪時, 80年代末才離開, 今日這款可說是Sandrone的早期作品. 酒莊的單一園酒款全部來自自家的葡萄園, 遍佈整個Barolo, 對於不同的酒款採用不同的釀酒哲學, 全在不銹鋼桶中進行控溫發酵和在Slavonia橡木桶陳年. Sheldon Wasserman說得有趣 The wines do offer one thing: consistency. They are, however, consistently ordinary.

酒莊位於海拔230-290, 東、南朝向, TortonianHelvetian土壤混合鈣質泥灰岩. 此款為CannubiCannubi Muscatel兩個地塊的混釀, 在溫控槽中浸漬約10, 採淋皮方式, 再放置水泥罐中靜置, 促使乳酸發酵為期2個月, 部分使用Slavonian橡木桶(30-35hl)陳釀2, 另一部分則使用法國小橡木桶陳年, 裝瓶後陳放1年上市, 年產量35,000. 開瓶3小時後, 跟第3場開瓶時表現類似, 這大概就是它的風格. 但狗皮膏藥味沒那麼明顯, 糖漿濕木玫瑰莓果醬, 多了股石墨味, 口感木質味主導, 溫柔婉約, 酸度明亮, 是壺能細細品嚐的花果茶, 雖然對手太強勁, 但也恰如其分. 早上小試, 藥酒味散去, 像是剛下過雨後, 土壤濕潤的玫瑰園, 花瓣上仍有幾顆露珠點綴著, 口感均衡, 雖不突出, 讓人感到舒服. 第一輪, 香氣較5號甜感, 體態更輕盈. 第二輪, 複雜度增加, 但該有的力度還是沒能感受到.

投票結果: 第一輪 5. F.lli Serio & Battista Borgogno Barolo Cannubbio 1961 9:3勝出 6.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1982. 第二輪兩款打成平手, 5號此時已有些疲憊, 有時覺得自己比他人幸運的地方是能見證全程的變化, 也許5號最美的時候是在開瓶後的3小時, 而那一刻真叫人享受, 直呼過癮.

Wine of the Day (WOTD)


經每組兩輪投票後, 尾聲前讓大家按次序選出當天最喜歡的前三款酒. 經加權方式計算後 (第一名3, 第二名2, 第三名1), 當日前三名如下:  

4. Scavino Barolo Cannubi 2004 (20)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4 (17)
5. F.lli Serio & Battista Borgogno Barolo Cannubbio 1961 (15)
6.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1982 (15)

後記:
此回拔得頭籌是頗具Bordeaux風的4, 較難喝出terroir, 對於結果是有些許意外, 老師也說入意未深的人, 對國際風格有好感, 很正常. 有時候great winegreat Barolo還是有分別的, 最重要是能喝懂. 如果一款酒過度修飾, 符合工藝的標準, 擁有BLIC (balance, length, intensity, complexity)所有的要素, 但如喝不出地的個性,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瓶great wine. 在年份上, 就老師先前做過場2010 vs 2013的比較 (VIPa-6 27 — 2010 vs 2013), 2013年像似披了Burgundian外衣, 非常罕有, 屬有個性的年份, 也許不帶著對於Barolo都得是高富帥既定的目光去看待, 而是用心去感受不同的田和年份所帶來的多重面貌, 相信獲得會比想像多更多.

對我而言, 這場無論是從年份, 地塊或釀造手法所該有的表現, 可說是真實呈現在每款酒裡, 能清晰看透, 也驗證傳統意見對原來Cannubi的說法, 認爲較高地帶是比較好的, 就像Burgundy的一級園和特級園多位於山的頂部與中部. 而相較其他地塊的Barolo, 適飲時的Cannubi來得纖細柔美易親近些, 沒那麼強悍, 不失為剛接觸Barolo的人最佳選擇之一.

A.B House義式私房料理
隨行者們, 下回我們將暢遊La Morra村兩組名田 BrunateRocche dell’Annunziat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